晋中市群众艺术馆抗击疫情主题文艺作品选登
发布时间:Feb 15, 2020 | 作者:
庚子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狂虐中华大地。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华夏儿女万众一心,迅速投入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阻击战中。 晋中市群众艺术馆积极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爱好者进行文艺创作,用艺术的力量向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表示敬意,向普通民众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这些作品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每一篇都充满了真情实感,不仅表达式了文艺爱好者奉献的爱心,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同舟共济的精神力量。我们坚信,勇于担当、勇于牺牲、顽强必胜的大无畏民族精神就是这场战役必将取胜的法宝!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美术作品 翟承海《严防死守》 齐弦《出征》 邱永姬《阴霾终将散去》 张微 《守望》 齐牧野《逆行者》 智慧 《致敬最美逆行者》 齐牧野《中流砥柱》 潘利峰 《背影》 刘红清 《致敬逆行者》 许锦霞《逆行白衣天使》 赵红《飞向武汉》 崔俏梅《希望》 毕素萍《请战》 闫金才《母亲的召唤》 刘志清《火噬疫雷祛瘟》 书法作品
郝兵兵 《天佑中华》
王永红《坚决打胜新型冠状病毒》
王永红《庚子国遇瘟疫有感》
王华《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王云娥《共克时艰》
王云娥《静侯佳音》
曾江保《静待花开》
曾江保《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冯玉春《众志成城克难关》
罗保牛 《送瘟神二》
罗保牛《众志成城》
李满贵《令出金石重,盟誓云霞高》
原育田《长江平江城安》
常士照 《送瘟神》
杨再田 《送瘟神国人保平安》
王馨影《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石云香《福佑中华》
邵青梅《天祐中华》
卢书平《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
阴贵荣《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闫丽华《众志成城》
王小宁《送瘟神》
刘海篆 《生命重于泰山》
张爱变《毛泽东七律送瘟神》
原育田《致敬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
诗歌作品
河沿口占
作者:陇耕
迎面菜花开,河沿细柳裁。
好风凭借力,一扫九州灾。
江城抗疫曲
作者:陇耕
辞旧桃符共雨悬,喜迎紫气到人间。
为除冠疫明烛火,一佑平安子鼠年。
江城控疫辞
作者:陇耕
神州腹地大江流,黄鹤楼前生疫忧。
默祷白衣安四野,再看春色醉枝头。
夜 晚
作者:张翔羽
夜晚
一个沉默的时刻
我爬在窗前
希望能看到什么
月光下的马路
灯光四起
耀眼夺目
很是炫丽
只看到稀少的人流
只看到稀少的车辆
寂静的路上
行人步履匆匆
寂静的路上
只有树在低鸣哭泣
这是为何?
这是为何?
为何会变成这样?
一个冠状病毒
驱赶跑节日的欢乐
一个冠状病毒
驱赶跑人们的亲情
口罩就像一面墙
遮挡住了人们脸上的笑容
掩盖住了往日路上的繁华
忽然
我看到了遥远的天边
浮起一道彩色的光
那就是
全国人民众志成城
抗击病毒的力量!
抗疫情
作者:张翔羽
昨天
老师发来一个通知
说有种病毒正悄悄降临
这种病毒危害性很大
传播力极强
让我们加强预防
勤洗手 戴口罩 不出门
成了通知中的愿望
我们要遵守
我们要牢记
为了战胜疫情
尽到每个人的责任
小小宣传员
作者:张翔羽
爷爷要出门
我说,爷爷戴口罩
奶奶买菜回来
我说,奶奶洗洗手
爸爸要去上班
我说,爸爸要多喝水
我就是一个小小卫士
我就是一个小小宣传员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当一名英勇的战士
逆行者
作者:师 韵
新元肇启
万物复苏
阖家团圆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把春的步伐打乱
在看不见硝烟的特殊战场上
那一声声急促的号令
意味着14亿中国人再次直面考验
人流中
涌现出一批勇敢的逆行者
他们
就是远离亲人奔赴一线
奋战在疫情最前沿的医护人员
患者康复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他们用血肉之躯与病毒零距离纠缠
全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他们
就是一丝不苟的警卫人员
从清晨到日暮
从街头巡查到社区关注
每一条道路上都有他们的奉献
他们说
警察不退!因为疫情在前!
他们
就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军人
他们用不可违抗的威严
守护着中国14亿百姓的平安
他们用挺起的胸膛
阻断病毒的蔓延
无论地域 无论行业
无论年龄 无论性别
我们都在拼尽全力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
坚守 让每颗心活出了温柔与饱满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此时
每一个人都可以争做这个时代的英雄
守卫人民赖以生存的家园
让我们一起 携手并肩
共迎
阴霾消散
花枝春满
人间皆安
沁园春.战瘟神
作者:武芳
千里封村,万里断交。
望神州大地,顿失热闹。
新春佳节,稍许烦燥。
火神山下,冠毒小妖,欲与非典比风骚,南山怎肯饶,雷神怒火烧。
春已到,看男女老少,皆戴各色口罩。中华如此多娇,有无数英雄气节高。
驰援前线,抗击毒魔,战疫妖!
佳节会友聚餐,坚决取消。唯恐添乱,自觉退票。
一夜之间,神州悄悄,神雷声声如海涛。
战疫情,做时代楷模,品德最好!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妖魔无处逃。
送瘟神
作者:武芳
脱贫攻坚决战忙,我们要把病毒防。
千村动员抓落实,万户出手抗疫情。
严防死守不退缩,督查巡视穿梭忙。
记者欲问防疫事,一样冲锋在前方!
乡村振兴要记牢,晋中大地尽舜尧。
寒冬时光即将完,春风送暖天变蓝。
泱泱中华五千载,巍巍太行逾万年。
借问病毒欲何往?中西结合除肺炎。
回 娘 家
作者:张慧萍
时间:2020年春节
地点:寿阳农村一个小超市
人物:大刚(丈夫 )
小琴(妻子)
李达勤(支书)
【幕启:妻子小琴从货架上取烟酒等礼品,出来进去地忙乎着。】
大刚:(上)乡村振兴利国利民,我开超市收入颇丰,卖的豆腐干猪头肉,还有捏宗艾的红烧饼。往年春节这一阵阵,顾客来往踏破门门,补货补到脚后跟痛,数钱数到两手抽筋。今年春节与众不同,新冠病毒肆虐横行,院士医生首当其冲,我辈谢客不出家门。(坐下来开始刷手机,挥手招呼小琴)过来,过来,快看!
小琴:什么?(依然忙碌)
大刚:(阅读手机新闻)武汉新增病例……,(发现小琴并没有注意,)你到底在忙些什么呀?
小琴:今天是大年初二,我在准备回娘家需要带的礼品。
大刚:村里大喇叭早就播音,大伙都不要出家门,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怎么你还要反其道而行?
小琴:我娘家离村五里整,开车也就几分钟,车门车窗全密封,难道这也不能行?
大刚:冠状病毒太凶狠,不听人劝可不行。
小琴:你到底回不回去?
大刚:不回!
小琴:真的?
大刚:真的!
小琴:(盯着大刚看了一会,幽幽地说)原来你并不爱我,一切都是假装的。
大刚:(仰头作无奈状)天地良心哪!
小琴:(回忆)三十年前,计划生育政策抓得紧,为了响应号召,父母只生了我一个,对我百依百顺。
大刚:十年前你嫁过来,我对你也百依百顺。
小琴:那一年咱们逛服装城,
大刚:皮草那年正流行。
小琴:那衣服是真正好,质地款式都上乘。
大刚:那衣服是真正好,我老婆你穿上就像贵夫人。
小琴:那时候咱家条件并不好,一件衣服就是全家半年的口粮。
大刚:所以你只是试了试,最后只买了一件普通的羽绒服。
小琴:后来你不是打了两份工,用赚来的工资给我买回来了吗?
大刚:是啊,拉扯孩子照顾老人,老婆你是大功臣,穿一件皮草并不过分,大不了你老公我多打几份工。
小琴:那时候你还是爱我的,可今天你就不能行,都说男人有钱就变坏,你一定是变了心,呜呜......(作哭泣状)
大刚:你说什么呀,越扯越远了。(焦躁地走来走去)
小琴:那你还回不回去?
大刚:回!莫说是回娘家,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把你陪。
小琴:(喜滋滋地)这才是我的好老公。来,把口罩戴上。(帮戴口罩)
【两人提着大包小裹出了门,在村口碰到支书李达勤】
大刚:支书好,过年好!(抱拳)
李:过年好!你俩这是要去哪?
小琴:我俩准备回娘家。
李:新冠肺炎来势汹汹,新增病例不断上升,国家要求不要串门,我们都要坚决执行。
小琴:那说的是疫区,我们这小地方,谁传染谁呀。
李:地方小是不假,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正因为地方小,医疗条件跟不上,一旦传染,很难及时发现和治疗,后果不堪设想啊。
小琴:(欲言又止)
李:为了抗击疫情,为了拯救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可敬的钟南山院士,不顾自己已经84岁的高龄,毅然投身到抗击疫情最前线,他那并不强壮的脊梁,承载着战胜疫情的希望。
大刚:......
小琴:......
李:各大医院驰援武汉的医疗队伍,他们也是普通的人,他们有血有肉,有老人有孩子,他们也想过一个团圆年。他们好不容易盼到年底放假,刚刚脱下白大褂,烫了波浪发,还没来得及美一把,就毅然决然地剪掉了长发,重新上了战场。他们有的连续奋战,有的累倒在医院的走廊上。有的双手被泡肿,被勒出血痕。为了节约防护服,这些二三十岁年轻的身躯,就穿上了纸尿裤。健健康康的他们,变成了易感染的高危人群。
大刚:(频频点头,表示认可)
小琴:那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李:我们虽然不能去一线,待在家里拒绝扩散,也是为国做贡献。
小琴;嗯。
大刚:(看着小琴)现在的不聚,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团聚。
小琴:你......(狠狠地瞅了大刚一眼)
李:浙江一个退休的老人,捐了一万元,那是个身形伛偻,穿着朴素的老人,他的老伴患病常年卧床,经济条件一般,他只有靠捡垃圾来补贴家用。视频中,他挥动着双手,急切地表示:“不要报道我,不要写我名字,要写就写‘一个知恩者’!他要捡多少垃圾才能凑够那一万元?社区为了帮助老人,在朋友圈发起捐款,但是老人又把捐来的一万元捐出去了,落款为:一群网友。这是一个平凡的老人,又是一个伟大的老人。
大刚:(一拍脑袋,恍然大悟地)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小琴:想啥想,快回家,咱也捐款去!
大刚:等等我——
李:(脸上带笑,频频点头)
【幕落】
- 上一篇: 晋中市群众艺术馆抗击疫情主题书画作品展选登
- 下一篇: 晋中市群众艺术馆关于征集疫情防控文艺作品的通知